2年开20家,这家新型基础医疗连锁诊所如何野蛮生长?

2016-11-28 17:09:192149

       2014年,强森医疗在西安开了第一家社区医疗诊所。到今天为止,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二十。同时,强森的市场也从西安扩大到成都。

       强森医疗要做的事情远不止于此。他们的思路是,通过把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更多社区,解决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的看病难问题,借此来构建基础医疗大生态。

     “预计到明年年底,强森在西安铺设30家以上医疗机构,基本上覆盖西安所有的优质小区。覆盖西安,强森就像插在每个小区的门口的小红旗,品牌将会呈现极高的增长力,届时,保险机构的介入、POCT、第三方影像,甚至向上延展,在一个区域形成网络,管理这个城市50万-100万个家庭,强森在这个城市的发言权就足够强大了。”强森医疗创始人何海洋说。

       强森医疗对医疗生态有哪些深刻的理解?根据这些理解做出哪些战略?如何布局基础医疗领域?

       为此,我们与强森医疗的创始人何海洋进行了深入的交谈。

对基础医疗的趋势判断

       何海洋在正式做强森医疗之前,曾经有过两次创业经历。

       第一次创业是做企业咨询服务。十年的咨询服务经历,一方面,使得他接触到众多医药企业、体检公司,对医疗行业建立了基本的认知。另一方面,也积累了商业模式的认识和品牌推广的经验。

       这都成为了他后面创业的天然优势。

何海洋决定转行是因为咨询行业对人的依赖度过高,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公司。他特别想自己产生生产力。

第二次创业是做体检。他在西安做了3家大规模体检中心连锁机构。越深入了解,何海洋越觉得,体检行业是一个重资产、劳动密集企业,而且品类和品牌都高度发达的行业,竞争激烈。最后他把体检中心卖给其他公司。这个过程中,他对医疗行业的认识逐渐加深。

2013年的时候,他开始从投资逻辑考虑要从哪里入手第三次创业。医疗行业主要有三类,医疗器械、硬件产品和医疗服务。医疗服务下面的主要类别有:专科医院、综合医院、专业体检中心。

彼时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开始鼓励社会资本办医。一直对医疗行业关注的何海洋,迅速捕捉到基础医疗未来可能是新的发展趋势的讯息。

何海洋仔细研究过医改。医改的主要内容是“基层首诊、急慢分治、双向转诊、上下联动”,他从中看到了新的机会,比如基层首诊带来了基础医疗重建、基础诊所的连锁形成以及基础医疗服务;急慢分治带来了慢性病管理、急诊中心、第三方影像中心等机会;双向转诊,怎么样用IT工具构建一个双向转诊体系,也隐藏着机会。但一切都是以基层首诊为前提。

对于中国的医疗资源分配问题,何海洋觉得,中国二三线城市医疗需求严重不匹配。中国医疗资源的分布上,可以看到,北上广深的医疗资源非常充沛,但是像西安这样的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,公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。从需求来看,大量的常见病首诊、长期照护、慢性病管理都需要强大的基层医疗。

       何海洋觉得基础医疗(社区)应该会成为线下最重要的入口。如果能占领线下这样一个强大入口,在一个区域里形成一个规模,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费场景。

    基于此,他选择社区,主要是对于人口结构、城镇变化的认识,医疗机构无法满足城镇发展需求,需要社会资本以更为独立的方式形成合力的市场。

基础医疗的内涵

提起社区医疗我们很容易与社区服务中心、低端医院联系起来。但是到底什么是社区医疗?未来的社区医疗是怎样的呢?

何海洋对社区医疗的理解是:以社区为目标,以家庭为单位,以老人、小孩儿、妇女为诊疗重点,为他们提供常见病、多发病、慢病的诊治和家庭医生服务。   

这与台湾对于社区医疗的理念是一致的,就是,贴近社区,了解当地社区的医疗需求,为之提供需要的医疗服务。

很多人都说,基础医疗行业是一个“大家都叫好、人人都怀疑”的行业。比方说,重资产、低频次、获客难(营利难)。

一方面,大家觉得基础医疗踩到了中国医改最核心的环节,有可能产生非常重要的医疗服务。另一方面,实际的情况是,大医院拥有优秀的医生、优质的设备,吸引了很多病人。再有,医疗是一个低频次的行业,一年的就诊次数相对较少。

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是,三甲医院处理重症,门诊服务向基层转移。这里的基层包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会资本办的连锁医疗机构。但是现在能够满足优质医疗服务需求的医疗机构很少,所以会有大量的需求向三甲医院迁移。

何海洋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:“如果身边有和睦家、美中宜和这种便捷优质的机构存在,有付费意愿和能力的人还会去三甲医疗机构吗?”

强森做的事情是把社区、诊所、家庭这三个组织有机联系起来,所以提出了三好模式——“好社区、好家庭、好医疗”。

基础医疗的探索

第一,新型诊所社区化。简单地说,把三甲医院的普通门诊前移,移到最后一公里能够解决问题的地方去。强森没有能力改造所有诊所,但是能够在新区提供服务,所以强森成了新型城镇开发商的配套商。目前已经和十几家开发商达成合作,像万科、绿地、华远、华润、恒大、龙湖地产、天朗地产、荣华集团等。

第二,把过去传统的医疗服务产品化。这是强森医疗这一个时期以来不断探索的过程。何海洋的体会是,做诊所不能想着存量,也就是不能老想着看病的病人,而是给没有生病的人提供适合的医疗服务,比如,强森对于家庭,推出了全家康家庭计划。对企业端推出了企康保员工医疗保障服务,还比如孕检通无忧孕育计划、针对0~14岁儿童推出育婴宝成长保障医疗等。

第三,支付方式价值化。换句话说就是让医疗保险产品化,怎么从过去按项目、按量付费转移到按价值付费。

以新农合举例。以前在农村,大家生病都扛着,要么就找村医简单开点药吃。但是有了新农合,每人支付几十块钱,大病医疗就可以报销百分之七十。在这个过程当中,需求逐渐被激发出来。

这也可称为“切割营销”,就是把若干三甲医院的门诊用新的模式切割掉,浓缩成精品社区医疗服务。创造新的保险产品,让看病更便宜、更便捷。

何海洋觉得,基础医疗这个入口和保险相结合,在未来有无限大的可能。怎么样把支付变革用保险化的思维连接起来,未来会有很大潜力。

第四,什么样的支付形式决定什么样的医疗行为。我们中国是以价格为导向的个体医疗。如果开药赚钱,肯定会有过度医疗,反着做,就是用最少的药获得健康。转换到以价值为导向的责任医疗以后如何打包付费。这是值得思考的。

第五,运营工具IT化,用互联网手段来改造基础医疗服务。

还有一些你们可能会关心的问题

何海洋表示,强森医疗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获客。

强森采用的一种获客方式是和社区物业合作邀约家庭成员健康体验,另外和企业合作,企业给每位员工采购强森的员工医疗服务,每位员工可以获得等额的代金券在强森消费医疗和免费健康体检,相当于花一份钱买两份服务。

除此之外,为了更好的获客,强森首先在和小区合作的时候,要考虑小区的入住率相对较高。最终要从根本上吸引顾客,要通过上文提到的支付方式的变革、医疗保险产品化来从根本上解决客户对价格的顾虑。

当社区若干个小入口形成平台,就会带来平台效应。“大家觉得去强森看病就像去星巴克喝咖啡一样,强森的品牌就形成了。那时,社区也可以有若干个接口,相当于病人在社区的平台上往精准的专科医院导流。”何海洋说。

强森从14年做试点诊所开始,15年开了6家诊所,现在一共有15家连锁门诊,还有5家在建设中,年底可以达到20家。

“如果是新进入基础医疗领域的创业者,你会有哪些建议给他们?”

何海洋给出的建议是:

1、基础医疗考验的是创新能力。没有答案可循,唯有在探索中不断创新。

2、线下连锁诊所考验的是团队的运营管理能力。运营是核心。

 


Copyright  ©  2023  广州才团商务服务有限公司  版权所有  All rights reserved
粤ICP备1704687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