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私人开办诊所那么难?

2017-03-22 15:20:232489

背景:尽管自2009年以来,尤其是2014年11月至2016年以来,国务院和国家卫计委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办医、加强分级诊疗、医联体和医生多点执业的指导意见、纲要和政策,但是各地落实起来还是困难阻力重重,玻璃门和弹簧门屡见不鲜,困局难破,进展缓慢,收效不彰,大医院人满为患、就医体验差、医患关系紧张等老问题依然如故。


主要问题和原委在于:

一、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革了当权者的命;

二、打破了旧有的医疗流程和传统习惯;

三、行政理念落伍和管控意志过强;

四、利益分配机制和具体措施不配套。

 

主要乱象与困惑表现如下:

1、 公立医院不公益,私立医院不私营。公立医院生存主要依靠药品、大检查和手术耗材甚至过度治疗来创收,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,以人事工资和部分医保补贴为主,医院建设发展主要靠政府担保、银行贷款和融资租赁,浪费和腐败现象丛生,无权无职的一线医务人员辛劳不堪、收入微薄、医闹风险大。私立医院则缺少政府财政、医保的平等待遇支持和税收优惠,许多靠与公立医院开展院中院合作、名医飞刀走穴、过度治疗等手段赖以艰难生存。

 

2、 医疗优质资源短缺和过度集中在三甲医院,大医院的医务人员不愿意下沉社区医疗机构(因为无名、无利、无好的医药和设施),下去了也呆不长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逢年过节搞个义诊,应付上级检查。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到大医院少有接纳(因为无高资历、无好论文、无硬关系),受上级医院培训多成了廉价劳力,顶班上岗一段时间仍需回到原单位。

 

3、 各地医疗主管审批部门和部分公立医院,对国务院关于促进社会办医、开办连锁诊所、分级诊疗、医生多点自由执业等大政方针,多有微词、纠结甚至抵触。因为他们感到为难:一是政策缺乏具体可操作性;二是生怕自身权益受削弱;三是担心管理失控终身问责;四是习惯性思维和管理方式难以全面更新。故而,要么存在等靠要心态,要么按老规矩老办法办事,要么懒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
 

4、 公立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不隶属于统一体系(分别由省市区县、院校、部队、企业管辖),人权、财权、经营权分离,各自处于竞争关系。故各级政府一厢情愿地推行“医联体”和“1+1+1”(三级+二级+一级医疗机构)模式,最终变成了拉郎配和赶鸭子上架,各级医疗机构勉强应付,实际貌合神离,多年实行下来效果不彰、难以推广复制。

 

  


Copyright  ©  2023  广州才团商务服务有限公司  版权所有  All rights reserved
粤ICP备1704687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