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为什么没有成长起来梅奥诊所那样的私立的非营利医疗机构?

2016-12-06 11:27:522886

      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私立医院,甚至早于公立医院;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多的医院和医师数量——2014年中国拥有25860个医院,289万名执业医师(含执业助理医师);中国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医院——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病床数量达到7000张,随着新院区投入使用,病床数量将达到10000张。

      但实际上,中国很难成长起来像梅奥那样的私立医院,因为中美两国采取的是两套截然不同的医疗体系。

      美国的医院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,私立医院又分为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。和中国占主体地位的公立医院不同,梅奥作为一个私立非营利性医院,无需将收入上交给美国卫生部然后进行再分配,梅奥可以在公众的监督下支配自己的所有收入。

      非营利不代表免费治疗,更不代表给医护人员低收入。无论营利还是非营利,对于一个医院来说,不赚钱都意味着耍流氓。梅奥2015年的收入是103亿美元,其中诊疗收入86亿美元,其他收入包括社会捐助和投资回报等。梅奥的医生是年薪制,根据科室不同,平均收入在20-60万美金之间,医生的收入与其接诊的患者数量、开具的处方量和检查量都无关,更没有药物回扣或者红包收入,后两者在美国属于刑事犯罪。

      不受工作负荷干扰的高收入,确保了医护人员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于患者的诊治护理当中,保证最高水准的医疗质量。例如在肿瘤专科排名中,梅奥排名第三,为综合医院类排名最高(第一和第二都是癌症专科医院——MD安德森癌症中心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),而梅奥在患者生存得分(Survivalscore)获得10分,患者安全得分(Patientsafety score)获得5分,双双拿下了满分的成绩。

      对于梅奥来说,本身的卓越固然重要,但促使梅奥可以成为全美第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,是美国的转诊制度。

      一百多年来,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家庭医生(General Practitioner, GP)制度,在美国的所有家庭医生都拥有医学博士学位(Medical Doctor)。根据2009年美国内科学学会的统计,家庭医生的转诊率只有5%-9%左右,也就是说家庭医生可以处理大多数常见病例,只有少数患者需要到更高级别的医院去就医。专科医院和像梅奥这样的顶尖医院的专家,可以不需要将主要精力花在常见病上面。

      而在中国,基层医疗机构(乡镇卫生院、社区诊所等)往往承担这家庭医生的职责,但和卫计委的规划所背道而驰的是,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选择到大医院看病。从2014年到2015年,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比例从59%降低到57%,民众更愿意挤进已经高度饱和的大型公立医院看病。

      一方面是旱的旱死,另一方面是涝的涝死,中国私立医院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。私立医院所提供的服务量,仅占国家整体医疗服务的很小一部分,并且这几年还有下降的趋势,私立医院的总诊疗人数比例从2010年的23.1%下降到了2014年的22.1%。受到今年五月份魏则西事件影响,不少莆田系医院选择了停业,希望躲过媒体和民众的笔诛口伐——在中国,许多人都将私立医院默认为莆田系医院。

      另外一方面,美国的医生,无论是家庭医生还是专科医生,都经历了4+4年的医学教育(极少数是6年制的),均拥有医学博士学位。而在中国,虽然很多大城市的三家医院都非博士不要,但放眼全国,目前的中国执业医师(含执业助理医师)队伍中,有71%的人是大专或大专以下学历,这个数据还不包括乡镇地区一些没有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认证、但仍然从事临床工作的“医生”。

       从事基层医疗工作的社区医生水平参差不齐,即便按照卫计委的计划——到2020年每个中国家庭要拥有1名签约医生,目前这样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的基层医生队伍,也很难完成高质量的初级保健及转诊工作。

      除了医院体制和医生水平外,美国长年以来的慈善捐赠制度,也为梅奥的可持续运营提供了重要帮助。梅奥每年接受大量来自企业以及个人的捐助,2015年获得了3.8亿美元的捐助,这些捐助最终都进入下一财年的预算当中,从而造福未来的患者。

      中国有句古话,叫做人挪活,树挪死,一棵大树不仅需要外界的阳光空气,更重要的是底下的土壤。缺乏历史的积淀,缺乏稳定的管理制度、合理可持续的薪酬模式以及健全的转诊制度,一味照搬国外模式建立医院,必然是困难重重。例如作为全国医改试点单位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,在运营了五年之后仍然无法实现收支平衡,目前还拖欠着香港医生的劳务费。可以设想一下,即便是中国政府或者财团投入巨额资金,将全国顶尖的医生团队都拉到一块,购买最贵最先进的医疗设备,PET-MRI、达芬奇手术机器人、质子中心能上的全给上,全盘复制梅奥的收费及就诊模式,拔地而起兴建一个中国自己的梅奥诊所,这个中国梅奥也会在几年之后,沦为郑大一附院这样一个人满为患的臃肿医院。

      终归到底,在中国过去、今天和可预见的未来,都不可能出现梅奥这样的医院。一个半世纪以来,梅奥不仅推动着全球的医学研究、教育和临床实践,也是为医学科普做出很多努力。对于中国患者来说,梅奥很远,其实梅奥也很近。

 


Copyright  ©  2023  广州才团商务服务有限公司  版权所有  All rights reserved
粤ICP备17046874号